老城厢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天津市南开区,是以中国北方传统城市格局为典型特征的商住综合街区。结合未来发展要求,街区发展定位为建设津沽文化高地,彰显城市魅力的标杆地区,保护传承天津地域文化,实现文旅产业融合的先行示范区。
老城厢历史文化街区
(一)历史文化与传统
老城厢拥有600多年完整城市建设历史,是古代天津卫的政治和文化中心,与古文化街、估衣街共同构成的三岔河口地区是天津城市的发祥地,保留有传统城市格局和风貌建筑,是天津城市文化发展的见证。
天津地理位置优越,处在大运河和海河的交汇处,一直承担着漕运、商贸军事的重要功能。金元时期,天津聚落形成,为保障中都(北京)及漕盐储运的安全,建立直沽寨;元代中叶为海津镇;明朝设卫筑城作为护卫漕运粮船和京都屏障。城为矩形,围筑土城墙,垣长9里13步,高2丈5尺,设4门,门上建有城楼。城内先后设置清军厅、城守营和镇守天津总兵衙署,衙署及文庙、城隍庙等建筑,都设置在城内十字街东西轴线以北,轴线以南有少量庙宇和居民住宅。明代天津卫城,主要是驻军营盘,居民多集聚在南运河南岸、海河西岸、北门外、东门外及东北城角地带,三岔河口是当时聚居核心。
近代时期,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成立都统衙门,将城墙全部拆除,在城基上修筑成东南西北四条街道,即今围城四条马路。城内水坑亦逐渐填平建房,至此天津城垣和护城河不再呈现。银号钱庄多迁往租界经营,商贾门面多变为居民住房,作为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的天津城至此成为历史。由于建成年代较久,老城厢街道、里巷狭窄,人口稠密,许多临街门面既是商铺又是生活居室,基础设施缺乏,环境质量极差。
唐山大地震后,老城厢开始逐步进行旧城改造,至今,以鼓楼为中心形成了集文化、购物、旅游、休闲于一体的大型传统商业文化步行街,周边新型居住社区陆续新建,历史文化与时代特色相融合,老城厢重新焕发活力。
(二)整体空间格局
历史上城内以鼓楼为中心的十字街,形成纵横的四条街道,城区呈“田”字形,分成东、西、南、北四隅,方隅内各有一支干路与四条街道和境内巷道相联,“大街四、小街四,巷一百有六”。如今,基本格局仍然保留,街区以鼓楼为中心,形成“十字街”,建筑组群具有严整的轴线对称关系,“田”字形城市格局得到保留,体现古代建城观念,旧城的四至范围、街道格局、环境风貌和空间认知感觉仍保存完整,现状仿古建筑群与周边历史街区形成呼应。
以鼓楼为中心的十字街
(三)建筑风貌
老城厢历史上有民居、宗教和商业建筑,现存法定保护建筑亦类型多样,或为传统中式民居、或中西合璧、或南北融合,各具特色。
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,为广东会馆,坐北朝南,中南部四合院,北部戏楼,东西两侧箭道组成,融南北风格于一体,是天津现存规模较大、构造精巧的的会馆建筑,门厅面阔三间,进深二间,硬山顶,前接卷棚廊厦,大门边框、门额用石砌筑,额刻“广东会馆”四字,杨小楼、梅兰芳等曾在此演出。
广东会馆
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,分别为文庙、徐朴庵旧居、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和基督教会仓门口堂。
文庙,是旧时奉祀孔子的庙宇,也是天津学宫所在地,由并列府、县两庙及明伦堂三部分组成,主要建筑有牌坊、万仞宫墙、泮池、棂星门、大成门、大成殿和崇圣祠,是天津现存规模较大的宫殿式建筑群。
天津文庙
徐朴庵旧居大院由中部三进四合院、东西两箭道及东西两跨院构成,中部三进四合院保存较好,门楼坐北朝南,位于大院东南角,为砖木结构,硬山黑瓦顶,墙体青砖磨砖对缝,门楣、墀头等部饰有精美砖雕。
徐朴庵旧居
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亦为1919年天津“五四”爱国游行群体的集聚地,坐西朝东,砖木结构三层带半地下室,建筑平面呈正方形,墙体以红色缸砖砌筑,平顶,四面出檐,门窗开阔,外檐简洁,整体呈中西合壁造型。
基督教会仓门口堂坐北朝南,最早由外国传教士修建,主要建筑圣堂为砖木二层结构,目前仍是基督教会集会讲经之所。
基督教会仓门口堂
(四)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
街区内的公共空间主要为以鼓楼为中心,鼓楼南街、鼓楼北街构成的公共活动空间和步行空间,主要绿地为沿街绿化和居住小区附属绿地。鼓楼对于天津有着特别的意义,最初建于明弘治年间,位于旧时天津城中心,几乎与天津老城同时诞生,以它为中心、方圆数里的地方被称为老城厢,是天津经济、文化、政治的中心。现在鼓楼商业街已经成为津城新的旅游景点,吸引着八方的来客,聚敛着津城的人气。
老城厢历史文化街区
相关新闻: